时间:2022-09-07 12:19:33 | 浏览:4454
过去五年,惠州先后进入航空时代和城轨时代,交通建设迎来大发展,但也存在优势不突出、直通湾区核心城市的通道不多等短板。那么,在“十四五”期间,惠州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发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的作用?围绕这些话题,南方日报近日采访了惠州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负责人王立元。
南方日报:从宏观上来看,在“十三五”期间,惠州交通运输业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王立元:“十三五”时期,惠州市建设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门户成效显著,构建形成了集海陆空铁水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交通网络。同时还完成了大交通机构改革,形成集各类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执法职责于一体的大交通管理架构。可以说,这两方面兼具“软件”和“硬件”建设,为“十四五”大交通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一些重大交通枢纽来看,惠州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都在发展。比如,潮惠高速、武深高速等多条高速建成通车,纵横东西、贯通南北交通主骨架基本成型,高速公路总里程全省排名第二。赣深、广汕高铁动工建设,赣深高铁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动工建设。惠州机场完成扩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工程,惠州机场全国排名跃升至第55名,并作为全省干线机场正在加快建设中。
在管理方面,惠州市综合交通网络运行协调和应急调度中心(TOCC)建成投入运营,大大提升了交通管理效率。另外,惠州有4个县区获评全国或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形成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从大交通的角度考虑,惠州当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王立元:总体来看,目前惠州集海陆空铁等交通形式于一体,虽然交通形式多,但是并不强,优势不突出。
比如,惠州机场的设计容量趋近饱和,现有机场跑道和飞行区等已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客流需求。而且机场高快速接驳体系不够完善,辐射半径较小,难以充分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港口方面,公共泊位偏少,港口岸线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现有码头规模难以支撑惠州市万亿级临港产业发展。出海航道等级还需要提升以适应国际航线主流船型的通航需求。高铁方面,虽然有望形成三线九站的格局,但没有强有力的大站支撑,无法形成枢纽站点。
另外,惠州和湾区核心城市的快速联系不强,与广州、深圳之间缺乏直连直通的高速公路通道不够,对惠州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支撑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支撑交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的需求。快速路体系也没有完全形成,串联机场、各高铁站和产业平台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功能不强,中心城区进出城耗时较长,中心城区跨江、跨河通道不足,城区各组团间的高效直连道路不够完善。
南方日报:按照目前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惠州的交通建设将实现哪几个方面的突破和提升?
王立元:接下来,惠州将开创交通即生产力、出行即服务的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发挥好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建成更加完善,更高质量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同时要补好当前惠州交通建设的短板。进一步织密筑牢“三张网(公路网、轨道网和城市道路网)”,做强做大“两个港(航港和海港)”。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的建设。提升交通整体服务水平。
南方日报: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惠州的“丰”字道路交通和“融深”战略将有怎样的进展?具体怎么实施和保障?
王立元:首先是制度方面有规划保障,《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惠州市与周边地市路网衔接规划》都将“融深”战略置于首要位置,规划惠州与深圳、东莞等市均有多条高速公路通道及其他衔接道路,并协调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在实施方面,《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三大行动计划。包括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加快“九横八纵三加密 ”高速公路网、“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及五条联络线的建设,加快推进惠深广莞毗邻镇街道路一体融合建设。
具体而言,丰字交通在“十四五”期间要基本成型。目前,1号公路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交通厅的专家评审,正在开展项目立项工作。接下来,惠州还要推进惠州与深圳、广州、东莞之间道路规划建设,以及现状道路升级、断头路打通等。与深圳对接方面,将加快惠坪高速建设,推进惠州与深圳之间路网衔接等,实现两地深入融合发展。
【记者】刘光明宝
【作者】 刘光明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一、张家界热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1国家森林公园:225元3元(保险)2张家界天门山:235元3元(保险)3大峡谷玻璃桥:216元3元(保险)4黄龙洞风景区:100元3元(保险)5宝峰湖风景区:96元6凤凰古城风景区:免费
每经编辑:毕陆名6月1日,交通银行官网发布汽车消费场景贷提前还款补偿金的公告。公告称,为进一步做好汽车场景消费贷相关金融服务,规范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行为,交通银行对汽车场景消费贷提前还款补偿金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如下:汽车场景消费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战旗 张惺卓 报道 李楠 摄影)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和撬动引导作用,推动天津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交通物流企业及经营者的信贷投放,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